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

提高视觉质量,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知多少?

文章转载自“科普北京”公众号
01

什么是白内障

在眼球的内部有一个被称为晶状体的结构,它呈现透明的双凸透镜形状。晶状体在睫状肌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形状,从而使外界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倒像。

如果把眼球比作一部精密的单反照相机的话,那晶状体就相当于其中的变焦镜头。在年龄、代谢异常或者外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晶状体的透明度降低或者颜色发生改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内障。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的致盲眼病,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80%,并呈现年轻化趋势。

正常人在40-45岁开始,出现阅读、书写等近距离工作困难,这种由于年龄增长所致的生理性调节能力减弱称为老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老花眼,一般在52岁左右时老花眼的发病率就已接近100%。

超八成60岁以上中老年人正遭受老花眼和白内障的双重困扰。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白内障与老花眼患病人数也呈逐年增长趋势。

成熟期白内障,散瞳后可见晶状体完全混浊。

02

白内障的治疗方法

说起白内障的治疗,人们可能通常首先想到的就是前几年铺天盖地洗脑式的广告神药。但是从严肃的医学角度来讲,目前仅靠药物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白内障,药物最多只能起到延缓白内障发展的作用。

现在白内障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还是手术,其基本原理就是将已经混浊的晶状体祛除,换上一枚合适度数的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手术从最早的白内障针拨术到囊内摘除术,再到囊外摘除术,手术切口大、损伤重,术后恢复慢,角膜散光明显,患者术后无法快速获得良好的视功能。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出现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可让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迅速得以恢复。

更得益于近年来眼科精准生物测量、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让白内障手术从复明性手术时代迈入屈光性手术时代。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目前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大势所趋。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将已经混浊的晶状体祛除,换上一枚合适度数的人工晶状体。

03

什么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传统白内障手术的目的就是复明,让患者在手术后能看到光,看到人影或者物体轮廓就算是成功了。

但是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视觉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看得见,还要满足各种高品质生活需求。白内障手术已不再是单纯的追求复明,而是要求最大程度地提高术后视觉质量,不仅要患者看得见,而且要看得清晰、持久、舒适

患者需求的提高和手术技术设备的进步,促使白内障手术由复明手术向屈光性手术转变。所谓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指在微创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基础之上,同时植入功能性人工晶状体,为患者提供远、中、近全程清晰视力,在治愈白内障的同时告别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眼,让患者无论白天还是夜间都拥有清晰的视觉质量,实现白内障摘除与屈光不正矫正一次完成。

简单说,复明性白内障手术解决患者看得见的问题;而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不但要患者看得见,还要看得清晰、持久、舒适。

04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时机问题

在复明性白内障手术时代,手术通常选择在白内障成熟期进行,此时患者视力一般下降到眼前手动以下。

从确诊白内障之后到接受白内障手术之前,患者要忍受漫长的视物模糊阶段,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的不便。但是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视力已经不是选择手术时机的主要标准。只要白内障引起视力或视觉质量下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即可行白内障手术。

国外甚至有患者视力仍能保持1.0左右,但因白内障导致视觉质量下降而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情况。因此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已不再局限于使眼睛重见光明,而是已经发展到如同验配眼镜那样,通过改善视觉质量从而提高生活品质

在2023年7月召开的第二十三届全国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大会上,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白内障专家姚克教授说:“在白内障屈光手术时代,得益于白内障领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只要个人的视力水平从正常下落到影响生活或工作的水平就可以进行白内障手术。”

05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显著特征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在传统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基础之上,受益于近几年出现的各种精准眼科生物测量仪器及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公式、飞秒激光辅助和术中导航系统等微创手术设备,以及先进的功能性人工晶状体,从而实现在祛除白内障的同时矫正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眼。各种先进的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应用,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最显著的特征。

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可以更加精准、微创和安全地完成角膜切口、撕囊和碎核等操作。

人工晶状体技术和生物材料的不断改善使得人工晶状体从非折叠到折叠,从单纯屈光到有害光滤过,从单纯矫正近视、远视到同时矫正散光、老花眼,从仅提高远视力到同时提高远、中、近全程视力等技术进步均已实现。

例如:

  • 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能保护黄斑免受短波蓝光的损伤;

  •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在瞳孔较大时降低球面相差,提高对比敏感度,使患者在夜间也能获得较好的视觉质量;

  • Toric人工晶状体,帮助伴有明显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矫正散光从而达到术后不戴眼镜的目的;

  • 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使患者同时获得远、中、近全程视力,摆脱老花镜束缚,给患者带来更加满意的术后视力和更趋完美的视觉质量。

并且如下图所示,集合上述功能于一体的更高端的功能性人工晶体目前也开始应用于临床。

蓝光滤过型人工晶状体(左图)和具有矫正散光功能的多焦人工晶状体(右图)。

06

目前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屈光性白内障有如此之多的优点和令人神往的术后视觉质量,是不是所有白内障患者都适合呢?

实际上屈光性白内障所涉及的各项先进技术或各种高端功能性人工晶状体,都有严格的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举例来说,具有散光矫正功能的Toric人工晶状体适合于规则性角膜散光大于0.75D,并有远视力不戴眼镜意愿的白内障患者;

而对于角膜瘢痕、圆锥角膜等原因造成的角膜不规则散光患者就不适合Toric人工晶状体。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优先推荐相对年轻、眼底条件较好、不合并严重的其他器质性眼病,并且对远、中、近视力均有较高要求的白内障患者;而对合并严重器质性眼病如黄斑变性、超高度数近视或者严重精神性、心理性障碍的白内障患者就不太适合。

再比如,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一般适合角膜透明、睑裂大小正常,眼部无其他影响飞秒激光正常操作的白内障患者;而对于眼眶、眼睑或眼球存在明显解剖结构异常,或伴有明显角膜混浊的白内障患者则不适合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摘除手术。

总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会对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单纯的复明手术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尽管目前屈光性白内障手术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在促进白内障患者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无法达到完全与自然视觉相媲美的视觉效果。

但是随着各种眼科精准生物测量方式和计算公式的不断出现,功能性人工晶状体设计的持续优化,飞秒激光辅助、术中导航等微创技术的应用,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白内障手术的大势所趋。

眼科医生要针对每位白内障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和规划,根据患者的用眼需求并尊重患者的意愿,对手术方式及功能性人工晶状体进行谨慎的设计和选择,以求达到最完美的术后视觉功能恢复。